红包背后的营销目的是什么?
有人将红包营销定义为个人经济,认为将其培养成一种固定的习惯以后,可以促进微信内部支付环境的成长。在我看来,这是其中一点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我认为红包营销虽然立足人与钱的商业关系,但是背后的本质却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依靠的仍然是社交脉络,从某种意义上讲,红包营销之所以红火无非是抓住了社交行为的基点。为什么支付宝对红包营销如此忌惮,急不可耐的推行支付宝红包营销对抗微信,希望在微信朋友圈中出现自己的产品特征,说到底还是因为支付宝想要在社交商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不想这么快的就缴械投降。当在线销售平台逐步饱和的今天,如何开发出立足于社交更精准和高转化的商业土壤已经成了大家时下最关系的话题,对于没有社交产品作为后盾的阿里来说看着微信逐步完善社交支付自然是如坐针毡。
现在大家应该比较明白红包营销背后的游戏目的了吧,可以说红包就是社交支付的前身,是在培养大家的一种社交支付习惯,一旦形成固定的消费模式,那么后续的社交电商推行起来难度就会小很多。想想微店以及微信与京东的第三方合作,大家就会明白红包营销其实就是先头兵,打开大家的社交支付钱包,后续的消费就顺利成章。要知道微信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极具开发能力的产品,不像支付宝已经被硬性定义为支付工具,微信要做的是整个闭环商业圈,而这背后的博弈正是整个社交电商圈的利益,支付宝的反击也只是在瓦解微信的强势罢了。